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臺大歷史系中文官網

學術活動

【學術活動】2025.04.17(週四)【2025年崇文講座】方震華教授主講:從拘使到背盟——賈似道誤國說的形成
  • 公告日期:2025-03-13


   
 
Art editor Img

 

  •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 2024 年受匿名校友捐資設立「崇文講座」,以獎助傑出教學研究之本系專任教授,或新聘享有國際聲譽且有研究實績之優秀人才。

    2025 年由本系方震華教授獲選「崇文講座教授」。方教授為美國布朗大學(Brown University)博士,研究領域以宋史為主,上溯唐末五代,下及元朝,兼具寬廣的視野與深度,頗獲學界肯定。

     
  • 講座主講人:方震華
  • 講   題:從拘使到背盟——賈似道誤國說的形成
  • 主    持   人:陳弱水/臺大歷史系講座教授
  • 時   間:2025 年 月 17 日(週四)15:00
  • 地   點:臺大歷史系會議室
  • 主 辦 單 位:臺大歷史系
  • 聯   絡   人:呂怡燕助教,02-33664704luyy@ntu.edu.tw
  • 演 講 摘 要:
    關於南宋亡國原因的檢討,一向聚焦於賈似道的責任。本次演講將比對元世祖在中統二年(1261)與至元十一年(1274)發布的兩篇伐宋詔書,並參照南宋方面的紀錄,指出廣為後世所知的賈似道「敗盟誤國」之說,其實是在至元十一年才由元政府提出,但很快就得到南宋官員和皇室的附和。兩個敵對的政權,在指責賈似道的立場趨於一致,源於不同的考量。反對賈似道的南宋官員引用元政府的說詞,以求說服朝廷懲處似道。南宋主政者則將宋元交戰的原因歸咎於賈似道個人,期盼藉以博取元朝的同情,達成罷兵議和的目標。元政府則透過指責南宋「背盟」,為南征之舉取得合理性。在宋恭帝投降之後,又進一步衍生出忽必烈原本無意滅亡宋室的說法。這與忽必烈囑咐南征統帥伯顏不可嗜殺的紀錄相互配合,共同形塑忽必烈寬仁的形象。

     

※ 與會來賓請尊重著作權,現場不得錄音、錄影或上傳網站。